文物“岁修”为文化遗产“养生”

2024-10-17 05:46:0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

文物“岁修”为文化遗产“养生”

  广东省中山市在国内率先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,推行文物“岁修”制度,以每年定期保养维护替代大修大缮,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。日前,该项目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。(10月12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
  据报道,当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,保护难度大,白蚁蛀蚀、局部漏水、墙体开裂等安全隐患如影随形。若任其“风雨飘摇”、拖至大修,且不说耗资巨大,还将损害文物的历史信息,削弱其真实性。近年来,多地文物修复不及时,导致不可逆破坏的案例,也说明保护宜早不宜迟。“岁修制度”让文物成功避免了小病变大病、小修变大修。

  “岁修”本是我国古代长期形成的建筑养护传统。2016年,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》提出“重视岁修,减少大修”,为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。目前除了广东中山,山东曲阜、浙江泰顺等地也陆续开展文物“岁修”的试点探索。

  文物“岁修”既是对古代传统的传承,更是一种适应当下的创新。以往在文物保护中,较少治理文物的“小病害”,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,最终不得不进行大修,陷入“修缮—再破败—再修缮”的恶性循环。“岁修”制度则将文物建筑保护思路转变为“以日常保养维护为主、尽量减少修缮”,成为解决文物小微隐患的有效“良方”。由此可见,文物“岁修”属于预防性保护,是花小钱办大事,体现了对文物细致入微的关怀,其目的并非让文物焕然一新,而是使其延年益寿。

  “岁修”制度不但为文物保护开辟新路,而且直抵基层。曾几何时,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在事实上处于保护“悬空”状态,“谁出钱、出多少、怎么修”成为最大拦路虎。中山推出的岁修补助资金,让文物保护不留死角,有效覆盖非国有产权文物,对低预算的日常保养项目实现全额补助,有力地破解了产权人、代管人无力承担修缮费用的保护困境,使得上述文保不再是“无米之炊”。有了资金的强力支持,专业修缮团队的及时介入,一方面能够迅速解决文物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,另一方面也可最大限度地保存、延续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,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瑰宝在岁月长河中持续绽放光彩。

  文化遗产保护绝非“为修而修”,不能让文物一直“养在深闺”。保护之余,必须推动活化利用,让已康复的文物建筑回归百姓生活、惠及广大群众。文物存史育人,可以通过将其改造成博物馆、展览馆、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化利用,让人们直观感受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魅力,提升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和意愿。同时,文物建筑往往也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地标,与旅游产业结合,开发文旅线路、打造文旅品牌,可提升地区文化知名度。

  期待“岁修”在更多地方推广,让更多民众亲身感受到文物魅力,并参与到文保行动中。

搜索